组胺02 | 组胺不耐受:吃完海鲜就发痒?
可能并不是过敏
文章要点:
①组胺不耐受和过敏虽然有着不同的生理机制,但却有类似的症状。这主要是两种情况都与过高的组胺有关。
②过高的组胺可能是由于组胺的“流量过大”,也可能是因为组胺的“代谢不良”。
③组胺代谢不良与DAO酶或HNMT酶的活性不足有关。DAO酶主要分布于肠道中;因此吃高组胺食物产生的不耐受往往和DAO酶的不足有关。
关键词:组胺不耐受,二胺氧化酶(DAO),过敏,肥大细胞
不知道你或者你身边的人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:
吃很多东西都会”过敏“,比如海鲜、番茄和鸡蛋。
吃完后会出现荨麻疹或者不停地流鼻涕,有时还会头痛和腹泻但就是查不出具体的过敏原?
对于这种情况,一方面可能是过敏原检测所筛查的指标有限
——毕竟,在大多数医院里,一般只能做二十来种食物的过敏原检测。
而在另一方面,这种“过敏”可能并不是真的过敏,而是组胺不耐受。
过敏 VS 组胺不耐受
在上一讲中,我们谈到过,过敏和组胺不耐受的症状是很相近的。
它们都包括瘙痒、荨麻疹、头痛、鼻塞和腹泻。
并且,这些症状都与过高的组胺有关。
也就是说,虽然过敏和组胺不耐受的发生机理不同,但都是过高的组胺引发的问题。
为了理解这两者的不同,我们可以举个例子:
我们的身体就像是厨房里的水槽,而组胺就像是水龙头里放出来的水。
水流一直在流,但只要水槽还能盛下这些水,人体就会相安无事。
但一旦水槽里的水发生了溢出,我们的身体就会出现各种症状。
那么,在什么情况下水会溢出呢?
①水龙头的流量过大。
②水槽下方的出口被塞子塞上了。
③上述两种情况同时存在。
过敏反应就好比是第一种情形。过敏原刺激人体产生大量的组胺,从而使得“水龙头”出水过大。如此一来,流入“组胺”的速度就超过了流出“组胺”的速度——结果就造成了“组胺溢出”。
组胺不耐受就更像是后两种情形:一方面可能存在组胺“流量过大”,而另一方面身体代谢组胺的能力又受损了(水槽的塞子被塞上了);同样的,这也会引起“组胺溢出”。
那么,我们现在就面临着两个问题:
①是什么造成了组胺的流量过大?
②是什么造成了组胺的代谢受损?
流量过大的原因
组胺流量过大的原因可以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的。
外源性主要是我们之前所说的高组胺的食物(包括各类发酵食物、不新鲜的海鲜、某些茄科植物、以及菠菜)。
毫无疑问,一次性摄入过多的高组胺食物自然会给身体带来大量的组胺,从而造成问题。
事实上,50%的健康女性在摄入较多的组胺后(大于75mg),就会出现腹泻、腹胀、头痛和皮疹等症状。[1]
内源性的问题主要和肥大细胞有关。
当肥大细胞受到过度的刺激时,它就可能会释放大量的组胺。
食物过敏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。(事实上,一个人可能既存在过敏,又存在组胺不耐受)
而其他引起肥大细胞释放过量组胺的原因包括:
消化道出血
细菌或寄生虫感染
摄入了某些刺激肥大细胞的食物
事实上,一些食物即使本身组胺含量不高,但也可能会因为刺激肥大细胞而间接带来大量的组胺。[2]
这些可能促进组胺释放的食物包括:
①水果类:柑橘类水果、木瓜、草莓、菠萝;
②蔬菜类:菠菜、西红柿;
③坚果和豆类:花生和大多数坚果;
④动物类:鸡蛋的蛋白、甲壳类动物(虾、螃蟹);
⑤许多人造的食品添加剂
当然,对于大多数健康的人来说,即使组胺的流量暂时地增大了(只要不是很大),也并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。
原因在于,他们的身体能够有效地代谢掉这些组胺。
就像水槽的出水口足够大,那么即便水流大一些也可以顺利排出。
所以,最重要的问题往往在于“组胺代谢的受损”。
那么,组胺代谢是因为什么而受损的呢?
要回答这个问题,我们首先要认识两种重要的组胺代谢酶——DAO酶和HNMT酶。
DAO酶和HNMT酶
在人体中,有两种酶负责组胺的代谢。
一种叫“二胺氧化酶”,简称DAO酶——它主要负责清理游离在人体细胞外部的组胺。
另一种是“组胺N-甲基转移酶”,简称HNMT酶——它主要负责清除细胞内部的组胺。
这两种酶进行着明确的内外分工。
在它们帮助下,大多数健康的人都能够及时清理掉身体中过多的组胺。
说到DAO酶,它主要存在于人体肠道中(小肠和升结肠中)。
当人的肠道发炎或者肠粘膜受损时,肠道中的DAO酶活性往往会降低。
在DAO酶的活性降低时,身体中的组胺就无法被及时地代谢。
这个时候,人们就很容易对高组胺的食物产生不耐受。
事实上,在炎症性肠病、过敏性肠炎和结直肠癌患者中,这种情况是比较普遍的。
有研究人员曾做过“疑似组胺不耐受”患者的临床试验。
他们将这群患者与过敏患者和健康人群进行对比,
结果发现,在“疑似组胺不耐受”的人中,24%患者的血清DAO酶是偏低的,而血清中的组胺是偏高的。[3]
这项研究进一步说明了,DAO酶的不足会是组胺不耐受的一个重要原因。
至于HNMT酶,它主要分布于人的各个脏器的组织中。
事实上,在清除支气管上皮细胞中的组胺时,HNMT酶就起着关键性的作用。
但在食物过敏的人群中,这种酶的活性往往是偏低的。
一种可能的结果就是,患者的HNMT酶活性越低,出现过敏后症状持续的时间就会越长。
所以,如果你的DAO酶和HNMT酶的活性不足,那么你很有可能会出现组胺不耐受。
DAO酶存在于肠道中,而HNMT酶处于细胞内。
因此,吃高组胺的食物而出现的组胺不耐受主要是由于DAO酶的不足或活性偏低。
而现在的问题就是,是什么抑制了DAO酶?
什么抑制了DAO酶?
引起DAO酶活性减弱的原因有很多,有些来自于基因,而更多的来自于环境。
研究发现,某些基因位点的突变(比如rs2052129, rs2268999, rs10156191和rs1049742)会降低DAO酶的活性。[4]
然而,基因的单独作用并不足以导致组胺不耐受。
因此,环境因素可能起着更大的作用。
许多胃肠道疾病会引起的肠道上皮细胞的病变,从而造成DAO酶分泌的减少。
此外,由于DAO酶的组成需要铜的参与;因此,如果存在铜的缺乏,也可能引起DAO酶的缺乏。[5]
一些常见的药物也会抑制DAO酶的活性,包括像阿司匹林这样的消炎药和像“替丁”类的胃药。
而酒精更是DAO酶的天敌,它能够强效地抑制DAO酶的活性。
我们已经知道,酒是高组胺的食物——高组胺+抑制DAO酶活性,
这无疑是组胺不耐受的绝佳配方。
事实上,红酒可能更为糟糕,
红酒中除了组胺,还含有其他生物胺(比如酪胺)。
像酪胺这类的胺可能会替换出人体组织中组胺,从而使得更多的组胺被释放出来。
此外,许多红酒中含有亚硫酸盐;而亚硫酸盐也是一类容易造成问题的物质。
木森说
组胺不耐受不是过敏,但和过敏有着共同的机理——人体内的组胺浓度过高。
组胺浓度过高有两个原因,一是组胺的“流量过大”,二是组胺的“代谢受阻”。
而在组胺不耐受中,“代谢受阻”是更为主要的问题。
“代谢受阻”的原因一般在于组胺代谢酶的缺乏或活性偏低。
其中最重要的是DAO酶的不足。
DAO酶不足常常是由消化道问题、营养缺乏(比如铜)、某些药物的服用,以及酒精的摄入所致。
那么如何使DAO酶的活性恢复正常呢?
接下来,我们将全面地讨论组胺不耐受的诊断与治疗。
-END-
参考文献:
[1] Wöhrl, S., Hemmer, W., Focke, M., Rappersberger, K., & Jarisch, R. (2004). Histamine intolerance-like symptoms in healthy volunteers after oral provocation with liquid histamine. Allergy & Asthma Proceedings,25(5), 305-311.
[2]Maintz, L., & Novak, N. (2007). Histamine and histamine intolerance.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, 85(5), 1185-1196.
[3]Pinzer, T. C., Tietz, E., Waldmann, E., Schink, M., Neurath, M. F., & Zopf, Y. (2018). Circadian profiling reveals higher histamine plasma levels and lower diamine oxidase serum activities in 24% of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histamine intolerance compared to food allergy and controls. Allergy, 73(4), 949-957.
[4]Maintz, L., Yu, C. F., Rodriguez, E., Baurecht, H., Bieber, T., Illig, T., ... & Novak, N. (2011). Association of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in the diamine oxidase gene with diamine oxidase serum activities. Allergy, 66(7), 893-902.
[5]Kehoe, C. A., Faughnan, M. S., Gilmore, W. S., Coulter, J., Howard, A. N., & Strain, J. J. (2000). Plasma Diamine Oxidase Activity Is Greater in Copper-Adequate than Copper-Marginal or Copper-Deficient Rats. Journal of Nutrition, 130(1), 30-33.